听着皇帝的想法,御马监掌印李凤翔道:
“陛下,大宁都司即使重设,也不能把亲军卫所都安排过去。”
“御马监下属的涿鹿左右卫已经完成改制,可以不用费心。但是腾骧四卫,需要安置在京城附近屯垦。”
“还有锦衣六卫、府军四卫、通州卫,以及虎贲左卫、济阳卫、济州卫这三个城门卫,都应该安排在京城附近。”
这二十个卫所,主要被皇帝控制。
再加上太子十卫、太孙六卫,就是新的亲军三十六卫。
太子的十个卫所中,东宁五卫是不用担心的,有足够的土地供移民屯垦。
羽林三卫分散安排在京津沿线后,也能开垦、置换出足够的土地。
涿鹿中卫改为的羽林中卫、横海卫改为的羽林后卫,同样也不需要担心,他们都有足够的土地,让东宫詹事府和卫率府负责十卫。
至于太孙六卫,那就主要是被皇帝控制了,这同样也需要安排土地。
朱由检斟酌着此事,感觉确实棘手。
如果是一两个卫所还好说,这么多卫所聚集在京城,实在有些难安排。
他问李凤翔道:
“李卿提到此事,可有什么办法?”
李凤翔在回宫前就思索过这件事,知道皇帝为了推行卫所改制,多半会把亲军卫的工作接过来。此时就回应道:
“御马监有牧马职责,御马草场五十七处,实在地共三万三千余顷。”
“如今多有佃户耕种,甚至被人侵占。”
“臣以为可清点草场,安置腾骧四卫。”
一众宦官闻言,都是惊讶地看着李凤翔。
侵占御马监草场最多的是谁?当然是历代御马监太监。
李凤翔这个做法,明显是要和以前的御马监太监家族翻脸,让他们把侵占的土地吐出来。
这种一心为公的做法,让朱由检赞许地点了点头,下令道:
“御马监的草场,或者说内廷各衙门的草场,都要整理一下,以后全归御马监。”
“将来如果重设大宁都司,可以让他们在长城外养马,给京城提供马匹。”
“长城以内的草场能屯垦的就屯垦,安置好腾骧四卫。”
“这四卫最好要满编,而且以军士为主,每卫要准备至少五千顷土地,让他们专心为朕效力。”
“御营将士只要愿意一直从军的,都可以纳入腾骧四卫,授与世袭军官和军士。”
作为内廷最敢战的力量,御马监掌握的御营,是朱由检推动卫所改制的底气。
这支已经完成火器化,并且在换装单发火铳的新军队,让朱由检有信心把整个京营都镇压下去。
他对这些人自然是不吝赏赐,要求把御马监把能开垦的草场都拿出,分给御营将士。
可以说,朱由检这是把大明积累的本钱变现。以后的皇帝想这样做,也找不到土地。
李凤翔可以只考虑自己掌管的御马监,司礼监掌印高时明,却不能不多想些。
他向皇帝问道:
“宫中内臣多有庄田,其中多是历代先帝赐下的。”
“这些应如何处置,还请陛下安排?”
朱由检前面在征收有产税时,就被文官推着去动庄田,对此事还算熟悉,斟酌之后说道:
“勋臣庄田止于二百顷,戚臣至五世止留一百顷为世业。”
“内臣的庄田限额要看身上的世职,在地方卫所的去服役,在金吾卫的可以拥有十顷以下世业田。”
“如果没有被赐世职,那就止留一顷。”
“同时给有功内臣封爵,允许他们的家族后代去海外开辟领地,立庙祭祀他们。”
这是对内官的优待,一众内臣听到之后,都感觉皇帝虽然对内臣的权力有些约束,但是在各个方面还算优待。
尤其是对于一朝天子一朝臣、失势之后就几乎什么都没有的内臣来说,皇帝如此照顾有功内臣的家族后代,让他们心中感慨万千。
曾任御马监掌印、现在皇资委任职的涂文辅,便向皇帝请求道:
“臣以为应该由皇资委主导,把宫中各衙门、还有以前赐给勋戚内臣寺观的庄田和草场,完全清理一遍。”
“这样不但能用御马监的草场安置腾骧四卫,锦衣六卫、府军五卫等卫所,同样也能安排。”
朱由检对此很慎重,倒不是担心勋戚和内臣,而是怕这种土地所有权的转换,影响到了民众。他说道:
“各地庄田,大多是农户租种,甚至就是他们投献过来避税的。”
请...您....收藏6...9...书....吧....!
“强行把他们的土地分给将士,这些人会心甘情愿吗?”
涂文辅转动脑筋,嘿嘿笑着说道:
“先前推行有产税时,陛下曾命令只对庄田征收十一税,如同卫所世业田一般。”
第662章 皇庄和官田(1/2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